本文作者:wxk

使用scratch3编写程序,课程题目为《小熊过马路》的课件和教案。

wxk 2025-02-10 20:16:37
后台-系统设置-扩展变量-手机广告位-内容正文顶部
摘要: 课件:《小熊过马路》(基于Scratch3.0)一、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题目:《小熊过马路》 适用对象:小学三年级学生 软件版本:Scratch3.0 课程时间:45分钟二、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掌握Scratch

课件:《小熊过马路》(基于Scratch3.0)

一、课程基本信息

  • 课程题目:《小熊过马路》
  • 适用对象:小学三年级学生
  • 软件版本:Scratch3.0
  • 课程时间:45分钟

二、教学目标

  1. 帮助学生掌握Scratch3.0中的移动、切换造型、角色转动方向等基本指令。
  2. 学会使用循环结构来优化程序代码。
  3. 通过编程实践,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  4. 增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,了解斑马线的作用。

三、教学难点与重点

  • 教学难点:掌握移动组合指令和重复执行指令的使用。
  • 教学重点:通过编程实现小熊过马路的动画效果,并理解循环结构在编程中的应用。

四、教学设备

  • 配备Scratch3.0软件的电脑
  • 音响(用于播放背景音乐或提示音)
  • A4纸、笔(用于记录学习笔记)

五、课程导入

  • 展示小熊站在马路边的情境图片,讲述小熊想要通过斑马线到马路对面见神秘朋友的故事。
  • 提问:小熊如何安全地过马路呢?引出本节课的主题——《小熊过马路》。

六、程序解析与流程图

  1. 初始化:将小熊放置在马路的出发位置,使用“移动到xy”指令确定位置,并设置小熊的初始造型和面向方向。
  2. 移动组合指令:使用“下一个造型”、“移动10步”和“等待1秒”指令组合,让小熊向前移动。
  3. 重复执行:为了节省代码量,使用“重复执行”指令,将移动组合指令放入其中。
  4. 转弯:在小熊到达斑马线前,使用“面向方向”指令改变小熊的移动方向。
  5. 到达目的地:小熊到达马路对面后,使用“说”指令让小熊说出预设的话语。

展示流程图,帮助学生理解编程步骤:

  • 开始 → 初始化 → 移动组合指令 → 重复执行 → 转弯 → 到达目的地 → 结束

七、课堂任务

  1. 初始化:学生根据流程图,自行设置小熊的初始化。
  2. 移动与重复执行:学生添加移动组合指令,并使用重复执行指令优化代码。
  3. 转弯与说话:学生根据流程图,添加转弯指令和说话指令。
  4. 测试与调试:学生运行程序,观察小熊的移动效果,并进行必要的调试。

八、升级任务

  • 提问:如果我们想让小熊在过马路时遇到一辆小汽车并停下来等待,应该如何修改代码呢?
  • 学生思考并尝试修改代码,实现小熊在遇到小汽车时停下来的效果。

九、知识拓展

  • 介绍斑马线的历史和作用,增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。
  • 提问:在现实生活中,我们过马路时应该注意什么?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。

十、创意练习

  •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,为小熊设计不同的造型和动作,让小熊的过马路过程更加生动有趣。

十一、课程总结

  •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,强调循环结构在编程中的重要性。
  • 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,进行点评和鼓励。

十二、课后作业

  • 要求学生回家后,使用Scratch3.0软件,继续完善自己的《小熊过马路》程序,并尝试添加更多的创意元素。

教案:《小熊过马路》(基于Scratch3.0)

一、教学基本信息

  • 课程名称:《小熊过马路》
  • 授课教师:[教师姓名]
  • 授课时间:[具体日期与时间]
  • 授课地点:[具体地点]
  • 软件版本:Scratch3.0

二、教学目标

(与课件中的教学目标相同)

三、教学重难点

(与课件中的教学难点与重点相同)

四、教学准备

  • 准备好Scratch3.0软件及教学所需的电脑设备。
  • 准备小熊站在马路边的情境图片和背景音乐。
  • 准备流程图和教学PPT。

五、教学过程

  1. 导入新课(5分钟)

    • 展示小熊站在马路边的情境图片,讲述小熊想要通过斑马线到马路对面见神秘朋友的故事。
    • 提问:小熊如何安全地过马路呢?引出本节课的主题。
  2. 讲授新知(15分钟)

    • 介绍Scratch3.0软件的基本界面和指令。
    • 展示流程图,讲解小熊过马路的编程步骤。
    • 演示如何设置小熊的初始化、添加移动组合指令、使用重复执行指令、添加转弯和说话指令。
  3. 学生实践(20分钟)

    • 学生根据流程图,自行设置小熊的初始化。
    • 学生添加移动组合指令,并使用重复执行指令优化代码。
    • 学生根据流程图,添加转弯指令和说话指令。
    • 学生运行程序,观察小熊的移动效果,并进行必要的调试。
  4. 升级任务(5分钟)

    • 提问:如果我们想让小熊在过马路时遇到一辆小汽车并停下来等待,应该如何修改代码呢?
    • 学生思考并尝试修改代码,实现小熊在遇到小汽车时停下来的效果。
  5. 知识拓展(5分钟)

    • 介绍斑马线的历史和作用,增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。
    • 提问:在现实生活中,我们过马路时应该注意什么?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。
  6. 课程总结(5分钟)

    •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,强调循环结构在编程中的重要性。
    • 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,进行点评和鼓励。

六、课后作业

(与课件中的课后作业相同)

七、教学反思

  • 记录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。
  • 分析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,提出改进措施。

以上课件和教案仅供参考,具体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。

后台-系统设置-扩展变量-手机广告位-内容正文底部
分享到: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